秋分是什么意思
秋分节气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按照每年阳历的时间,夏至这天的17点24分54秒之后即到了“二十四节气”。古人将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把赤道上的白天和夜晚划分为24个时间段。
秋分节气有哪些特点
首先,秋分节气是24节气中最早被订于秋季90天的24个节气之一。根据时间计算,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2022年至次年的10月8日为秋季,而2022年秋分节气是2022年10月23日,农历为壬寅年。
节气变化
秋分时节,我国古代将昼夜分为二十四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秋季的开始,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属于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我国古人把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这天昼夜等长,大约相当于现代将秋季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从这一天起,气候昼夜等长,约相当于现代将秋分这天,即9月23日前后。
二、气候秋分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推荐更多 星座知识请关注 :生肖配对网,WwW.shEnGXiaoPEIdui.cC.]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所以说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三、气候温馨提示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开始转凉。尤其是北方地区,此时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气温迅速下降。在北方地区,日平均气温依然在0°C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开始出现以“秋分”作为节气标志的“立秋”。进入秋季以后,白天仍然很热,早晚仍会较凉,白天依旧热。
二、“秋分到,阴气始结”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秋分”就已经到来了。秋分之日,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