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果突然成了盲人,该怎么生活一部关于男天使的影片,帮助残疾小孩的故事古代为何说书艺人和算命卜卦者为何大多是盲人如果突然变成了盲人······以前,我也这样认真地想象过,现在藉着回答你的问题,写下我的一些想法。我希望自己打下的每一个字,都有我的态度,和温度。
1、搞音乐。盲人的听力比健全人发达(很多?)是公认的,因为没有视力的“干扰”。换种好理解的说法,就是视力蜕化了,就会把功能转移给听力。所以说上帝关起了一扇门,又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而学习这件事,永远都不晚,根本不用在别人的的童子功面前自惭形秽。我见过一位陪娃学钢琴的妈妈,自己喜欢上了也一起学,结果比孩子还学得好很多。有部微电影叫《调音师》,里面的明眼男人发现盲人钢琴调音师的收入很高,还刻意去伪装成盲人呢!
2、当作家。就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她是盲聋人,比单纯的盲人还惨吧,可是人家坚强快乐地活着,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最后变成了世界闻名的作家。现在互联网发达,就算没有当作家的能力,只要坚持学习和写作,用心感受和描绘世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3、按摩师。不要小看盲人按摩师,他们靠自己的手艺和汗水赚取薪水,也同时在帮助有身体苦痛的人恢复健康。既能养活自己,又能帮助别人的工作,是值得大家尊重和称赞的,为什么不考虑一下?
4、销售员。以前哪里读到过一个卖保险的盲人销售员的故事,她每月的业绩都是别人的1.5倍以上。为什么?顾客买她的保险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因为她擅于“听”见别人的心思,从而用“心”为顾客着想,令人信服!
所以,请勇敢一些,不要太为未来忧虑,脚踏实地为未来积蓄能力才是眼前需要的。因为,人真正该怕的不是“眼盲”,而是“心盲”。闭上双眼,只要心亮着,这个世界就还是好好地在你眼中!
如果我突然成了盲人,那么我一定会想办法治好眼睛,如果治不好,既然是突然的情况,那我就先颓废一段日子,当然了,每个人都会这样的,那么大的打击,谁能一下子就接受啊。过了一段时间,我也就慢慢接受了事实…我瞎了。不过没事,瞎子又不止我一个,那么多盲人都可以活下去,我也可以的,我先学习如何安全的活下去。毕竟我瞎了也是很惜命的。然后我会让父母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安排,因为一个瞎子是不可能照顾两个躺在床上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
几年以后我就应该能够安全的活着了,学会生存以后就要学生活。接下来就是怎么让自己生活了,我要学一门手艺,瞎子嘛,可以听可以闻可以说,我总能找到一个适合我的手艺的。然后也不要求多高的工资,够我攒下半辈子的吃喝用度就好。盲人也有盲人能过的生活,不是说瞎了,就不能好好活着了。霍金当初都那个样子了,他也依旧活了那么久。命,不能轻言放弃。活着的比死难,但是活着的,才是英雄。不枉人间一趟。
嗨,题主。我曾经遇见过一个盲人,人家十几岁就失明了,但人家自理更生,买了一套房子,娶了一个公务员媳妇。他的生存手段就是算命,给别人看阴阳,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门在他这真是应验了;人家算命一次30元也不多吧,但找他的人非常多,但大部分都不是给30,有的给100,有的500,甚至有给几千块的。还大多都是回头客,咱也不知道人家怎么学的这些技能,也许就是上帝给的。
有一次我去人家家里,让我帮忙把买的烧鸡给蒸一下吃,我把锅放煤气灶上开火,烧了一会,人家说你把火关小点,现在火有点大,我当时就晕了,他怎么知道我的火大。我问人家说能感觉到,还有人家下楼自己去公交站,然后投币上车做公交回老家村里都是一气呵成,跟正常人没区别,不知道的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盲人,当然一走路就看出来了。手摸钞票,手摸烟的牌子都相当熟练,还有做电梯按楼层那简直是神了,见到他你会相信上帝的存在。不过这人烟瘾非常大,现在好像得癌症了还是晚期,恐怕上帝要收走他了。
我想说失明了就得找一个能养活自己的途径。你肯定有别人不如你的地方,这些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得挖掘一下,上帝一定会给你另一双手去触摸这个社会的。
总会找到生活的方式的,就是刚开始不适应。我右手不方便,一直都是靠左手做事情,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如果可以不要问这种问题了,因为如果有条件不要让自己成为盲人。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
别怕,都会好起来的。
先说说你的最近的困惑,因为看多了电脑手机,眼睛不舒服是很正常的现象,千万别自己吓自己,我们的眼睛很脆弱,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坚强,善待它,它也舍不得自己的主人的,不会轻易地就离你而去的。
对你眼睛的问题,还是要到医院好好诊断下的,不管哪一只,都要系统做做检测。说不定突然有惊喜,另一只眼睛也能治疗好呢?
再说你说突然变成了盲人咋办。你应该看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吧,任何时候都要坚强,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
生活有时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幸,但是我们不能自己就先败了。不管啥,都会有解决的方式,生活会垂青努力的人,善良的人的。
加油~小朋友
看,阳光总会出来~都会好起来的。
假如我成了盲人,我也不会向命运屈服,我要坚强的面对生活,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意义。
如果我觉得无聊,那么我就会触摸着书本上一个又一个盲文,认真的阅读文章,我不会让生活变得无趣。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我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痛苦,例如:我当上了音乐家,可以不看乐谱弹奏,这样我就不会知道,是弹对了还是弹错了。
做残疾人也有好处,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想当音乐家,另一个想当美术家。但是,练音乐的耳朵聋了,练美术的眼睛瞎了,他们十分伤心,天天垂头丧气的。有一天一位好心的老奶奶,告诉他们让他们交换一下,练音乐的人虽然耳朵听不见但眼没瞎,还可以画画,练美术的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还是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这两个人想也是,马上交换了一下,练音乐的改画画了。练美术的改弹琴了,最后,他们成了有名的音乐家和美术家。
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坚强,面对命运的不公,我们不要屈服,只要坚强,那么生活就会变得精彩。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心态,海伦凯勒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我们已经享受了那么多天的光明,已经比别人幸福了,所以不要消沉,要乐观
你有想过吗?
如果有一天你失明了
你会怎么办……
你陷入过一片漆黑的世界吗?
你体验过盲人的日常生活吗?
原来失明是这样的感受
蒙上眼睛的那一刻,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复存在了。
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你眼前的世界变成白蒙蒙一片,再接着,就是一片漆黑。
内心有种莫名的害怕,之前习以为常的上楼梯、乘地铁、买水果、用餐、过马路,对失去视觉的你而言,都变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
爬楼梯如履薄冰
一段平常人1分钟就能走完的的楼梯,你却要整整走6分钟。
在楼梯前,你不知道自己站在哪里,手、脚和“导盲杖”四处探寻,在脑海中想象着自己的位置。
许久,摸索着找到扶梯,一只手摸着楼梯的扶手,一只手用“导盲杖”感受着台阶的高度。
虽然你很清楚每一个台阶都是一样高,但还是会害怕一不小心踏错一步就会摔下去。
买食物听天由命
平时买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精挑细选。但如今看不见,不管对方给什么,都只能听天由命了……
吃热食双手笨拙
盲人在饮食方面也会有很多的障碍,尤其是吃面、喝汤的时候,高温的食物可能会烫伤他们。
热腾腾的砂锅米线、白烟冒气的现煮火锅、香喷喷的铁炉烤肉等美味的危险系数都会骤升,他们的选择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太少了……
恢复视觉心有余悸
纱布一层一层的解开
眼前的黑不再那么厚重
眼前的白色慢慢的凸显
继而是一片五彩斑斓的景象
闪烁的霓虹、飞起的气球
飞奔的孩子、有序的车流
随风而动的树叶、光影浮动的广告屏
合影的情侣、相互搀扶的家人……
原来看得见的世界
隐藏如此多美好热闹的细节
原来,看得见的世界这么美好
但是这一切于我们而言
只是最普通不过的存在
可能我们身处其中
却对身边的这一切浑然不知
如果你体验过失明的一天
你一定会心有余悸
原来看不见的一天是那么漫长
独自探索的感觉是那么恐惧……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有一天你失明了
亲爱的手机前的朋友,假如有天你失明了,你会怎么办?
(祝各位珍惜眼前的幸福,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海伦凯勒)
用心去感受生活!
看不到繁华的世界,不代表我的心也看不见了。看不到亲人的面孔,看不到熟悉的环境,我也不会自暴自弃。学会在黑暗之中前行,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新的世界[流泪]
任何人在生命的某一阶段,都会有残疾的时候。有些人,只是提前了,而另一些人到年老时,因为病痛腿脚不灵便了,或者眼睛失明了。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残疾人,是在为整个社会、为自己储备关怀的能量。
“现在是字幕,银幕看上去像有一片浑浊的水,演职人员的名字像血迹一样流下来。”
“镜头里是高高的楼和城铁车站,男主人公蒋中天和自己的女朋友文馨在一起,文馨长得很漂亮,瓜子脸,大眼睛,齐刘海。”
1月24日,阴天,北京星美影院正在放映电影《门》。电影讲述人大伟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声情并茂地描绘着影片画面。台下观众的眼睛都被蒙上了一条蓝丝巾,这些特殊的观众大部分是盲人和志愿者。大伟的讲解成为大家“看懂”电影必不可少的信息。
一个健全人,绝不会主动选择闭上眼睛听电影,偶尔尝试似乎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而双目失明的人如果要“看”电影,却只能用这种方式。《门》的导演李少红摘下蓝丝巾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又能看见了,太好啦。”
在海外,电视台或电影院都会定期播放无障碍影视作品供特殊人群享受。但在中国大陆,绝大多数人还不了解盲聋哑等特殊人群这方面的娱乐需要。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是北京一家专门帮助残疾人的公益组织。从2005年7月开始,创办人郑晓洁和大伟夫妇坚持用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帮助盲人朋友——讲电影。
大伟说:“我们平时都是用电视播放电影光碟,我在旁边讲解给他们听,条件极为简陋,所以特别希望能够真正和他们一起走进电影院,欣赏电影。”
一间平房里一台电视一部影片
沿着北京旧鼓楼大街往西走,经过三元牛奶公司,拐过一栋仿古建筑,就是鼓楼西大街79号院。四合院靠里的一座灰砖平房十分简陋,毫不惹人注意,但在杨林山等一些盲人心里,这里像一块磁石般吸引着他们。
每周六上午9点,来自城区郊县的盲人们早早汇聚于此,免费欣赏一部由大伟讲解的电影。条件自然很简陋,只能容纳30多人的小平房里,仅有一台电视,一部影碟机,外加一个扩音器。一年多以来,这里已经放过五六十部影片。
讲电影的人是个关键,大家对大伟的讲解水平赞不绝口。“他说得特别好,声音好听,他说春天嫩绿的小草,我们仿佛就能闻到草的味道。”
“下雨那次,我们一共才去了4个人,等到10点钟,也没有人再来。最后他给我们4个人讲了一场电影,也像平时讲得一样,照样绘声绘色的。我们就好像心里长了眼睛。”杨林山说。
这间小平房有个好听的名字——“心目影院”,但在盲人心中,这里就是他们的快乐天堂,“天堂影院”,因为天堂里没有盲人。
“其实,凡是我们健全人想要享受生命的方式,盲人想要的都一样。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十多年前,他在电影院看电影,盲人朋友也到那儿看电影,而且跟他们工会要票,一定要坐到中间的位置。这是渴望平等的心态。”郑晓洁说。
2003年7月,她注册了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致力于社区残疾人综合能力发展。很多年前,当她还在航天部工作时,参加了北京大学的自学考试,班上有一位和她要好的残疾人朋友,双腿小儿麻痹,每次上楼的时候都要用两只手爬着上楼。“最后我用8年时间修完了心理学大专的专业,那个残疾朋友给了我重要的支撑,没有她,可能我早就放弃了,所以我潜意识里总想回报像她那样的人。”
起初,大伟只是答应帮妻子半年忙,结果投入进去后就无法再抽身,还把本来做得不错的生意也放弃了。这几年,他们不断地投入自己的积蓄,倾其所有,兄弟姊妹觉得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太多,日子太苦,身边的朋友都觉得这两口子疯了,有些亲戚朋友甚至一方面觉得成天和残疾人打交道会带来晦气,一方面怕和自己借钱,对他俩避而远之。
“红丹丹”做过残疾人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给盲人做法律培训,尝试培养盲人广播员人才,大伟和郑晓洁也越来越了解这个群体。有次一位盲人朋友到他们家去玩,正赶上大伟要用家庭影院看《终结者》,他邀请这位朋友和他一起看,并试图通过讲解弥补对方视觉信息的缺失。影片结束后,谁也没想到,这位盲人把大伟抱起来转圈,激动得大喊:“我看懂啦,第一次这么享受,太精彩了。”这件事情给大伟夫妇很大震撼,随后他们做了很多社会调查,问了好多盲人,没有一个说不喜欢有人给他讲电影的,而且特别渴望。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给盲人讲电影,如果也算是一门专业职业的话,大伟可能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坚持做这件事的人。熟悉他嗓音的人,每周晚10点10分能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心目影院》节目里听到他讲电影。
这个节目从2006年5月开播,是专门为盲人讲电影的节目。第一次与听众接触,大伟讲的竟是著名的舞蹈《千手观音》。这是需要一定功力的,并非几日练成,所以有人称他为“专业志愿者”。
鼓楼西大街79号院那间小平房里播放的第一部影片是《可可西里》。杨林山至今还记得里面的画面:沙漠里,保护藏羚羊的车队被困住了。虽然并不能确切说出藏羚羊的样子,可他因此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道理。“大伟明白我们需要什么。”
为了体验盲人的感觉,与妻子散步时,大伟闭上了眼睛,信任地由妻子领着他走。那是平时他俩天天散步捻熟的路线,大约有公共汽车4站地远。可是失去视觉信息的大伟越走越疑问,想知道周围的一切,心里很慌张。当他再回到他的感觉去讲电影时,讲的内容和盲人的理解度就越来越提高了。
“红丹丹”还组织过一次“假如给我三天黑暗”的活动:30名志愿者戴上黑色眼罩,结果到了第一天中午就只剩下两位女孩坚持着。其中一名女大学生摘下眼罩后竟然哭了,她挥着手大喊:“天啊,我终于重见光明了!”
“这才半天,可许多盲人一辈子要面对这种黑暗啊!”大伟悲叹道。
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和感触世界,百分之八十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获取。对于失去视觉的盲人而言,他们通过触觉和听觉来感触到的世界只有百分之二十。中国大陆有1000多万盲人,也就是说在1000个人当中,几乎有8个左右就是盲人。
为了不遗漏画面的每个信息,每讲一部电影前,大伟都要看两三遍,并用纸笔做详细的记录。“电影的镜头语言有的时候太概括了,而且速度非常快,你要是对它的下一个镜头不了解,就无法去衔接故事里的很多内容。”
“形容人物的高矮胖瘦性别之外,一定要记清人物角色的名字,不同的角色甚至要用不同的语气声音区别,这对盲人理解内容非常重要。”
“讲述的时候尽量不要在对白的时候讲,如果现场音响效果能够分开的时候你可以尽量多说,因为声音不重叠,要是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叠加声音。”
大伟将这些总结出来的“电影经”传授给慕名来“心目影院”做志愿者的人,他们中有公司白领、律师、大学生和公众人物。
不过,有一个特色却是别人很难模仿的,就是大伟讲电影的结束语。这是他每次都必须精心准备的功课,在反复播放的片尾曲中写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这些经过他自己消化的句子能帮助盲人真正“看懂”电影更深的含义。很多人已经习惯,一部电影看下来,要听完最后的结束语,心里才觉得过瘾、满意。
《东京审判》是迄今为止大伟“电影讲述史”中自己最满意的一部,尤其是最后的结束语讲完后,现场的气氛寂静严肃,少了平日的轻松。有位盲人说:“哭也哭不出来,觉得胸口堵的难受,但是又很激动、振奋。”大伟说:“这就是对民族和祖国的爱。”
平时在家看电视时,他的嘴也不闲着,跟着电视画面,练习边看边说。郑晓洁通常不看画面,一边听他说,一边提出疑问和建议,比如说“一个梳着奇怪发型的女人出场了”,就不如形容“一个梳着面包形状发型的女人出场了”。“他这人本身语言组织能力就比较强,吵架我从来吵不过他。再加上这么练,我更吵不过了。”郑晓洁哈哈一乐。
“其实,电影讲得好坏关键就一点:平等对待盲人。”这是大伟最重要的“心经”。
每个人都能做天使艾米丽
录制电台“心目影院”节目时,大伟还会带着盲人徒弟编播节目——这是“红丹丹”的另一个项目。从2004年起,他和妻子已经培训了几名盲孩子,基本掌握了广播节目的编播,还有人拿到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这些盲人孩子住在“红丹丹”的宿舍,生活开支和学费等一切费用都由他们夫妇资助,数目不菲。“目前我们能力有限,只能帮助个别的孩子,但是我们想让更多盲孩子看到希望,盲人并非只能去做按摩或者当算命先生糊口。”
郑晓洁坦言,自己对儿子的照顾常常都没有对这些孩子周全。好在儿子对父母非常理解,现在也是“红丹丹”的一名志愿者,经常给父母出主意,提意见。
这是很有趣的一家人,一种自由的宗教情怀在这个家流淌。父母是虔诚的佛教徒,而儿子却对基督教感兴趣。有记者问他怎么看待父母所做的公益事业,小伙子呵呵一笑,说:“没什么,我觉得他们只是给在沙漠中行走的人送了一杯水。”
以前由于生意应酬,大伟和郑晓洁一到晚上就去高级餐厅吃饭,喝茶,打保龄,玩台球。开创“红丹丹”后,他们基本是入不敷出了,物质生活上今非昔比,偶尔去胡同里的小馆子吃顿饭,也很满足。郑晓洁却高呼:“现在可是我们全家这么多年来,最快乐的日子啊。每天3个人一起上班下班,真的很幸福。”
2006年10月14日,“红丹丹”组织了50名盲人朋友去摸长城。在很多参与者看来,这个活动让他们心中的世界变大了。“长城的砖原来是这个样子,比我家的砖大好多呢。”“老听说慕田峪长城什么样,我以为就是山坡什么的,来了以后觉得真伟大。”“我感到很幸福。我感觉到我也不是残疾人了。”一次触摸长城的活动,竟然会给盲人朋友带来如此大的喜悦,甚至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郑晓洁和大伟还有很多梦想,他们希望将讲的电影做成有声读物,让更多盲人能“看”到电影。希望培养的盲人主持人能参加2008年残奥会的采访和节目播制工作。他们还设想建立一个中国残障人的主题公园。把世界上所有的著名的建筑都做成模型,然后让盲人去触摸,甚至于把地铁、天空和地下都做成一种模型,让他能够知道天空是什么样,道路是什么样,桥梁是什么样,地铁洞是什么样,火车在里面怎么穿行的。
资深谈话节目主持人苏京平是《心目影院》广播节目主持,他有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人在生命的某一阶段,都会有残疾的时候。有些人,只是提前了,而另一些人到年老时,因为病痛腿脚不灵便了,或者眼睛失明了。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残疾人,是在为整个社会、为自己储备关怀的能量。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盲人是最好也最容易做到的?郑晓洁经常询问身边的朋友,你知道怎样引领盲人吗?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小方法,就是你站在他前面,把你的胳膊,左边或右边的胳膊给他,作为一个支点,他扶着你的胳膊,就像情人一样,挎着你的胳膊,你带他走一段路,引领他过马路。
大伟十分喜爱的一部电影《天使艾米丽》中,有一位盲人在路边犹豫,不知该如何过马路,这时艾米丽走过去,搀着他说:“我来扶你,迈下来,我们走了。迎面是鼓号队指挥的遗孀,丈夫死后她一直穿丈夫的制服,迈上来。上面招牌的马头少了个耳朵。花店老板老是这么笑眯眯的,眼角的皱纹都下不去了。”
“好闻吗?水果店的老板正在给客人切甜瓜。有人正在买水蜜桃冰激凌。我们刚走过了肉店,火腿卖79法郎,排骨卖49法郎。现在是奶酪店,酸味的12.9法郎,淡味的23.5法郎。真好玩,一个小孩在看狗,小狗在看鸡肉。到了,这里是地铁站旁边的报刊亭,你应该很熟悉了,我们在这里分手了。好,再见。”
几分钟的路程,她把她所有见到的东西,全部复述给身边的盲人。这个盲人站在那,仰望着天空,他说上帝啊,你派来的天使我见到了。
“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盲人来讲,我们每一个健全人都能做这个天使,每一个人都能做这个艾米丽。”大伟说。来源:《凤凰周刊》
古代说书艺人和算命卜卦者其实大多都是正常人,只是盲人作为特殊群体,更加容易被人们关注,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其实算命卜卦者有种说法是泄露天机的惩罚或者报应,亦或者叫做“缺一门”。因为这类人经常性的给人算命,预测未来,干预别人的原有生活,天道就会把原本给别人的惩罚降临到自己头上。
举个现代化的例子,比如大家都在正常玩游戏,突然有人开挂了,这个开挂者篡改游戏数据,影响游戏平衡,那么游戏官方就会对这个开挂者进行处罚。这其中开挂者就是“算命人”,游戏官方就是“天道”。
或许,我们的人生也是在高维生物设定的程序和规则里进行,就像我们在我们眼中,蚂蚁是渺小无比的存在,而高维生物看我们也是渺小无比。有蚂蚁闯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决定它们的命运,随手把它弄残疾,同理,人类在他们眼中或许也是类似蚂蚁一样的存在。
此外,还有个原因,是因为盲人眼睛虽然瞎了,但是他们“眼盲心不盲”,他们的心可以看得更清。见识了世界五彩缤纷的正常人,容易被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东西所诱惑。而盲人则不一样,他们失去了视觉,好处就是可以更加专注于某项事物,无论是说书,还是算命,更加的容易学有所成。
后来,他们的名声传开之后,就有许多人装瞎,扮演盲人来浑水摸鱼,让盲人的数量扩充的更多,这就是古代说书艺人和算命卜卦者大多是盲人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