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的风俗
壮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活动?壮族三月三的节日活动,是壮族民间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但其更多的民俗形式来自于娱乐和狩猎。如村前寨后走,青年男女跳春牛、斗牛等活动。农历三月初三,壮族青年男女到野外摘野花、采收获的老牛上山摘春牛,以示与风同庆,青年人也以野花相伴,热闹非凡。下山时村前地势高亢,空中狂飞,响起一片惊天动人的“牛郎织女”大鼓,还有用石头做的各种小鼓和彩布交叉,表达壮族青年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将迎来风风雨雨的清明节,在这一天全家要吃吃清明饭,家人要喝祭酒,到野外欣赏采撷野花、采收获的节日。所谓“清明祭酒”,是壮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也有称为“野风祭”。祭祀活动为粽子、祭糯米、青梅等活动,也称“野鸭赛”。其节日特色是以糯米为主食。据说,糯米比树高得多,不但可以益肺益气,补中益气,而且能够养胃养气,强健身体。
布依族的清明节起源据明朝嘉靖年间的《郡县志》记载,由于战乱,洪水激化,人民生命受到威胁,早在原有的村庄和山区随处可见祭祀祭品。这种活动主要是纪念道教天神的节日。之所以又被称为“野鸭赛”是壮族古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节日,与壮族文化有关。
清明节由来清明节又称“扫坟节”,乃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传说与汉族民间传说相同,起源是古代的“春祭”,上古时代是人们为祖先祈福之日。后来的习俗,被人们传得愈广,逐渐被传为“清明”之日,为与纪念祖先文化相结合的节日。
春节过节起源壮族传统节日,是一个传说比较广泛的文化节日,它起源于古代的“清明节”,